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的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态度、行为准则、思想方法和作风要求。只有坚持弘扬和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才能培育出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 [详细]
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中的统领地位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坚持和完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制度的统领地位,把党的领导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建设好、完善好。随着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发展,党的领导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中的统领地位... [详细]
念好共产党人的“真经”
1847年12月,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寒风凛冽。一座名为“天鹅之家”的咖啡馆里却暖流涌动。两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以此为思想的“战场”,任真理的思想驰骋,沉思、辩论、奋笔疾书。谁能想到,他们创作的,竟是注定要改变世界的伟大革命指南。这两个年轻人... [详细]
以制度自信推进制度建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专门以制度建设为主题的决定,是新时代制度自信的郑重宣言,也是制度建设的行动... [详细]
中国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中国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 [详细]
准确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在逻辑
面对当前的逆全球化思潮,世界亟须理论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倡导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构建世界各国机会均等、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蕴含着“包容性发展”和“共享”理念的实质,为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与全球治理体... [详细]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科学洞察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和充满中国智慧的大国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 [详细]
扩大开放是中国方案的高光词汇
“我们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引导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在日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了呼唤“更大的开放”“更好的合作”的时代强音。 [详细]
全球供应链变革的喜与忧(经济透视)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贸易增速下滑、出口商品中的外来附加值降低等迹象,似乎预示着全球供应链正在收缩,同时也变得更加脆弱。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始于现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期刊发的文章指出,早在这些干扰因素出现之前,全球供应链已经在人工智... [详细]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评论员观察)
来自全球的超级大脑和顶尖制造纷纷亮相,更多“全球首发、中国首展”;还没有闭幕,许多企业就宣布“明年还要来”;短短6天展会,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连续两年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欢迎大家都来看看”的满满诚意,更让... [详细]
势所必然:消费能力提升带来获得感增强
2019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294元,同比名义增长8.8%;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793元,同比名义增长8.7%。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波动的大环境下,中国消费者对财务状况依然充满自信,81%的消费者认为个体经济状况会越来越好... [详细]
思想纵横:奋斗的中国会更加美好
前些天,时光博物馆在全国巡展。人们走进时光屋,驻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等老物件前追忆光阴的故事,感慨时代变迁,感受发展变化。这不只是怀旧,更有对奋斗成果的自豪、对奋斗前景的自信。 [详细]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蕴含与实践路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行动目... [详细]
切实营造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跨越这个关口,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新动能茁壮成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详细]
找准、找好稳增长的发力点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稳增长在宏观政策目标和宏观调控体系中的意义日趋凸显,做好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稳增长工作异常重要。然而,形势越是严峻,就越要保持清醒;矛盾越是错综复杂,就越要冷静观察。 [详细]
用市场机制推动消费扶贫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购买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也是全社会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但鼓励动员社会各界消费扶贫不能层层摊派指标、分解任务,而是要始终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因势利导,采取自... [详细]
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心农村公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两个一... [详细]
释放“数字红利” 铺设富民强村之路
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大都市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促使乡村生活焕然一新。从智慧农业蓬勃兴起到农村电商日新月异再到职业农民层出不穷,数字经济推动了乡村的生产变革和效率变革,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空间,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 [详细]
多措并举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 [详细]
以平台建设带动乡村振兴(治理者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关键要解决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平台办事的问题。地处江西中部的高安,近年来城市经济与工业产业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农村人员外流、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乡村振兴... [详细]